1經濟筑底,外需驟降,擴大內需重要性上升
三季度GDP交卷了。2022年第1、2、3季度GDP增速分別為4.8%、0.4%和3.9%,前三季度GDP增速3.0%。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筑底,但外需驟降、出口大幅下滑,做好應對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和歐洲金融危機的準備,提前預備好彈藥擴大內需。
三季度經濟數據反映:內需處于恢復通道,外需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回落。7-9月經濟正在筑底,基建投資和高端制造業投資高增為主要拉動項,房地產銷售和投資低迷,消費疲軟,出口明顯下滑。2020年以來,中國產業鏈優勢凸顯,出口對GDP起重要支撐作用。但三季度開始,外需下滑對出口拖累明顯,穩內需重要性上升。
要對全球經濟形勢有充分估計,在外需回落時,更要穩增長、擴內需。穩增長優先于防通脹,寬信用優先于寬貨幣,當前關鍵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
中國經濟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做好長短期政策相結合,短期穩增長,長期提高潛在增長率和發展可持續。
短期看,穩增長上升為首要任務。四季度經濟在全年份量最重,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用好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等政策。有領先性的社融信貸反彈,經濟有望短期筑底,但政策需要繼續發力。
長期看,跟過去相比,中國式現代化更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續性。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學習二十大報告經濟思想,概括為一個中心任務,八大重要支撐。1)中心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3)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兩個毫不動搖;4)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5)推進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促進機會公平、規范財富積累機制;6)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7)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8)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9)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如果科學應對,中國經濟有望重新全球,我們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產業鏈、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勤勞智慧的廣大人民群眾、有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群體、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優勢、有富有韌性的經濟體系。
相信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各界將不斷增強對中國經濟前景光明的信心。
2充分估計全球經濟衰退和歐洲金融危機的形勢
我們對未來的世界經濟有三大判斷:第一大判斷,歐洲有可能爆發經濟金融危機,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可能也難逃一劫;第二大判斷,全球經濟正在開啟新一輪深度衰退,美國經濟也難以幸免獨善其身;第三大判斷,如果作出科學應對,中國經濟有望重新全球,關鍵是新基建、新能源、民營經濟重獲信心、平臺經濟發揮創新作用、穩樓市房地產軟著陸等。
現在世界經濟三大周期疊加:中國筑底、美國滯脹、歐洲衰退。
美國處于經濟周期的“滯脹”階段,需求已經掉頭向下。9月美國PMI超預期下滑至50.9%,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新訂單指數為47.1%,較上月下降4.2個百分點。同時,美國9月社零同比8.2%,較上月增幅收窄1.2個百分點;成品房銷售套數環比下降1.5%;新開工房屋數量環比下降8.1%;消費者信心指數處于歷史低位。
但持續超預期的就業市場和通脹數據給美聯儲的加息奠定了基礎,下一輪美聯儲加息幅度大概率維持在75bp,繼續壓制需求。9月美國CPI繼續高于預期,短期內或難以大幅下降;供給收縮仍是主要原因,能源食品和住房仍是拉動CPI的主要因素。9月美國非農數據新增就業人數強于預期,主要新增就業集中在接觸類行業,如休閑、酒店等;未來隨著加息的進行、需求的回落,就業市場將逐漸冷卻。
歐洲在經歷能源危機所帶來的高通脹壓力,經濟動能正在進一步衰竭,資本和產業正在大幅流出歐洲。歐元區9月調和CPI同比從8月9.1%進一步上升到9.9%;英國9月CPI同比重回兩位數,錄得10.1%,整個歐洲依然在期待通脹拐點。從經濟景氣度指標看,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錄得46.6,創2020年7月以來新低。英國10月制造業PMI錄得45.8,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各類核心零售數據和制造業訂單數據也持續超預期的錄得負值。
但是,為對抗通脹,歐央行的加息步伐還在繼續,這對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導致歐洲衰退程度更深。10月27日歐央行預計會繼續加息75bp,其存款機制利率達到1.5%。據歐央行的表態,年內政策利率至少要達到2%的中性水平,即本周加息后預計至少還有一次50bp加息。
在美聯儲加息周期尚未放緩的大背景下,前幾周英國養老金面臨的流動性危機或是一次預演,歐洲金融市場依然十分脆弱,尤其是南歐二線國債市場的流動性枯竭風險。
3 9月經濟金融數據呈以下特點:
1)基建和高端制造業投資表現較好,是主要拉動項。9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含水電燃氣)同比增長10.5%,較8月下滑3.7個百分點;其中,9月水利環境設施和交運倉儲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3.2%,分別較8月下降9.6和上升4.0個百分點,水利環境增速下滑主因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弱于上月、但環比增速實際為正。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7%,較8月上升0.1個百分點;新基建相關行業電氣機械和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5.3%和26.9%。
2)房地產銷售和投資負增長,是主要拖累項。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為-16.2%和-14.2%,較上月降幅有所收窄;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2.1%,也較上月降幅收窄。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同比-21.3%;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分別為-65.0%和-55.4%;新開工、新增施工和竣工面積同比分別為-44.4%、-43.2%和-6.0%。
3)9月金融數據超預期,社融信貸回升,預示經濟將繼續筑底。9月存量社融增速10.6%,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主要在于政策性金融工具發力,銀行加快信貸投放。M2同比增速12.1%,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M1同比增速6.4%,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M1-M2剪刀差縮窄,反映實體經濟活躍度提升。
4)消費仍然疲軟。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同比-0.7%;兩年復合增速3.5%。分品類看,汽車消費有韌性,必需消費品類表現較為穩定,石油受油價影響回落,可選消費品與房地產產業鏈表現不佳。
5)失業率回升,穩就業、保民生是首要任務。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分別較上月上月。0.2、0.4個百分點。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7.9%、4.7%,較上月變動-0.8、0.4個百分點。
6)出口回落,外需拖累。9月出口同比增長5.7%,預期增5.8%,前值增7.1%,兩年復合增速16.3%。主因歐美制造業PMI擴張放緩、貿易收縮,外需整體疲軟。
7)CPI溫和,PPI持續回落,拿掉豬以后沒有通脹。9月CPI同比上漲2.8%,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豬周期和物價周期錯位,導致CPI虛高;核心CPI只有0.6%,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呈現內生性通縮。PPI9月同比上漲0.9%,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大宗傳導效應疊加保供穩價見成效,有助于緩解下游企業成本壓力,但同時反映終端需求不足。
4工業生產回升
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6.3%,較8月回升1.9百分點,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從環比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84%。分三大門類看,9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較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制造業同比6.4%,較上月繼續回升3.3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9%,較上月下降10.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9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比上月增加8個行業。在極端天氣消退、復工復產加速的影響下,計算機、電氣機械等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保持高增,黑色冶煉等中游加工行業增速回升。
1)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9.3%,較上月大幅回升4.7個百分點,恢復勢頭加速,高于總體工業增加值及制造業增速。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10.6%,較上月回升5.1個百分點;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15.8%,較上月繼續回升1個百分點。金屬制品業同比1.3%,較上月回升3.6;專用設備制造業同比4.9%,較上月繼續回升0.4個百分點;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同比7.6%,較上月回升1.8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同比-7.5%,降幅較上月收窄5.6個百分點。
2)汽車制造業維持高增。汽車制造業同比23.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10.0%。
3)消費行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1.5%,較上月回升3.8個百分點;食品制造業同比2.7%,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
服務業恢復勢頭較弱。9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1.3%,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5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穩定
9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當月同比增長6.6%,較8月上升0.1個百分點;1-9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累計同比增長5.9%,較1-8月上升0.1個百分點。分投資主體看,1-9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和國有控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分別為2.0%和10.6%,較1-8月分別下滑0.3和上升0.5個百分點。
高技術制造業和社會領域投資持續增長較快。1-9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2%,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3.4%、13.4%。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和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8.8%、26.5%、12.6%;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45.1%、22.1%、18.7%。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3.2%,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9.9%、8.1%。
6房地產銷售和投資繼續低迷
房企銷售和資金到位情況仍較為低迷。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為-16.2%和-14.2%,分別較8月降幅縮窄6.4和5.7個百分點。9月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同比-21.3%,較8月降幅縮窄0.5個百分點,維持低迷水平。短期居民對房市信心不足、觀望情緒較濃,疊加房地產置業長周期、老齡化少子化到來,對房地產政策持續松綁、央行降息,地方放松限售、限購、落戶、公積金、保交樓等利好政策接連出臺,但對市場提振作用有限,房地產市場整體成交偏冷。房企資金回籠速度仍慢。9月房企從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到位的開發資金同比分別為-25.4%、-25.5%、-18.7%和-18.2%,保持兩位數負增速。
9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2.1%,較8月上升1.7個百分點;1-9月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8.0%,較1-8月下滑0.6個百分點。土地購置和建安投資整體仍弱。土地市場方面,整體成交低迷,9月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分別為-65.0%和-55.4%,分別較8月下降8.4和14.4個百分點。施工方面,新開工、施工同比降幅仍較大,9月新開工、新增施工和竣工面積同比分別為-44.4%、-43.2%和-6.0%,分別較8月上升1.3、4.6和下滑3.5個百分點。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未來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應將提振建安投資。
7基建投資表現亮眼
9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含水電燃氣)同比增長10.5%,較8月下滑3.7個百分點;1-9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含水電燃氣)累計同比增長8.6%,較1-8月上升0.3個百分點。9月水利環境設施和交運倉儲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3.2%,分別較8月下降9.6和上升4.0個百分點,水利環境增速下滑主因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弱于上月、但環比增速實際為正。交運倉儲中,9月鐵路和道路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7.3%和10.0%,較8月分別下滑26.5和0.8個百分點。水利環境中,9月水利管理業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19.4%和11.1%,分別較8月上升0.6和下降11.1個百分點。另外,9月水電燃氣投資高增,同比增長34.2%,較8月上升19.7個百分點。
資金、項目雙重松綁推動落實下,9月基建投資繼續表現亮眼。
資金端,盤活專項債與政策性金融工具雙重加持。在地方新增專項債券3.47萬億元限額7月末基本發行完畢、1.4萬億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盤活5000多億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等政策措施下,撬動銀行和資本市場的信貸資金參與基建項目的投資效應可觀。
項目端,推動地方多批專項債項目和重大項目申報擴容、開工提前。去年9月財政部部署地方報送2022年的專項債券項目,1月財政部會同發改委布置地方補報一批專項債儲備項目,兩批合計儲備7.1萬個項目;6月發改委要求地方申報2022年第三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022年2月以來多省春季、二季度重大工程集中開工均較往年提前。9月以來,一批新能源基建項目集中開工。
預計隨著專項債已募集未使用資金和政策性金融工具自身以及撬動的資金逐步落實、基建項目加快落地,四季度基建將繼續表現亮眼,拉動固投整體。
8制造業投資韌性強
9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7%,較8月上升0.1個百分點;1-9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0.0%,較1-8月上升0.1個百分點。
設備制造業、農副食品制造業和新基建相關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1)制造業補鏈強鏈和技改支持下,設備制造業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速,9月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5%和15.0%。2)農副食品制造業投資增長加快,9月農副食品加工業投資增長20.9%。3)新基建相關投資高速增長,拉動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投資,9月新基建相關行業電氣機械(包含光伏、新能源汽車電池等)和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業(包括5G等)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5.3%和26.9%。
預計隨著新型基建、綠色經濟、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相關項目的推進,疊加制造業補鏈強鏈和技改支持的政策,制造業投資將繼續對固投整體有所支撐。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
9消費疲軟
消費回落,線下消費場景待發力,消費信心需提振。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2.5%,較上月回落2.9個百分點;兩年復合增速3.45%,較上月回落0.49個百分點??鄢齼r格因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0.68%,較上月下降2.91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同比1.2%。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0.7%。按消費類型來看,商品零售與餐飲行業兩年復合同比十分疲軟,餐飲行業受擾動因素影響大。9月商品零售同比3.0%,較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兩年復合同比3.75%,較上月回落0.4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同比-1.7%,較上月大幅回落10.1個百分點,兩年復合同比0.67%,較上月回落1.08個百分點。
分品類看,汽車消費有韌性,必需消費品類表現較為穩定,石油受油價影響回落,可選消費品與房地產產業鏈表現不佳。1)必需消費品類表現穩定。糧油、食品類同比8.5%;飲料類同比4.9%。2)可選消費品表現不佳?;瘖y品類同比-3.1%,金銀珠寶類同比1.9%,較上月繼續回落5.3個百分點。3)石油及制品類受國際油價影響回落。石油及制品類同比10.2%,較上月回落6.9百分點。4)汽車類消費韌性強。9月,汽車類同比14.2%,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5)房地產產業鏈表現不佳。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同比-8.1%,較上月回升1.0個百分點;家具類同比-7.3%,較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6.1%%,較上月下滑9.5個百分點。
消費恢復緩慢一定程度受制于居民收入和就業,當前就業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7.9%、4.7%,較上月變動-0.8、0.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名義同比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同比3.2%,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2元,名義同比4.3%,實際同比2.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名義同比6.4%,實際同比4.3%。
10外需疲軟,出口下滑
9月出口(以美元計價,下同)同比增長5.7%,預期增5.8%,前值增7.1%,兩年復合增速16.3%。主因歐美制造業PMI擴張放緩、貿易收縮,外需整體疲軟。
具體來看,受國際地緣因素、海外經濟放緩、以及歐洲部分地區能源供應鏈受阻等影響,外需持續疲軟。10月韓國出口金額同比-5.5%,前值-8.8%,1-9月累計同比15.3%,2021年全年同比32.4%。9月美國Markit制造業PMI為52.0%,小幅回升0.5個百分點;歐元區制造業PMI為48.4%,德國制造業PMI為47.8%,連續三個月位于收縮區間;日本制造業PMI降至50.8%。
分地區看,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較上月均出現明顯下滑趨勢,9月東盟為最大出口貿易伙伴。具體來看,對東盟、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出口額分別環比5.8%、2.0%、-8.5%、1.7%和-2.1%。分產品看,高技術制造業出口額環比改善。9月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同比5.8%、-1.1%,較上月變動1.5、2.8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同比2.0%,環比-5.0%。
進口增長0.3%,預期增1.3%,前值增0.3%;兩年復合增速8.2%。從產品看,大宗商品進口分化明顯,大豆量價齊升,鐵礦石價跌量升,原油價升量跌,鋼材量價齊跌。其中,大豆、鐵礦砂、鋼材進口金額同比33.9%、-38.8%和-18.7%,進口量同比12.1%、4.3%和-29.3%;原油進口額同比34.2%,進口量同比-2.0%。高技術產品、機電產品進口持續回落。9月進口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同比-8.3%、-7.9%。其中,集成電路、汽車、飛機進口額同比17.7%、-11.6%和121.6%。
11社融信貸擴張
9月存量社融規模340.65萬億元,同比增速10.6%,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53萬億元,同比多增6274億元。從供給端來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助力寬信用進程。從需求端來看,9月制造業PMI、非制造業PMI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基建、制造業投資發力,帶動融資需求回暖。
從社融結構來看,信貸、非標融資構成主要支撐,政府債、企業債對社融的拖累減弱。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57萬億元,同比多增7964億元;表外融資增加1449億元,同比多增3555億元。其中,新增未貼現票據134億元,同比多增120億元。信托貸款減少192億元,同比少減1906億元。委托貸款增加1507億元,同比多增1529億元,延續8月的大幅多增態勢。政府債券凈融資5525億元,同比少增2541億元;新增企業債券876億元,同比小幅少增261億元;新增股票融資1021億元,同比小幅多增249億元。
9月金融機構口徑信貸余額同比增速為11.2%,較前值提高0.3個百分點。9月金融機構口徑新增人民幣貸款24700億元,同比多增8100億元,超市場預期回暖。結構上,企業貸款方面,短貸、中長期多增,票據多減。9月新增企業貸款19173億元,同比多增9370億元。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票據融資同比分別多增4741億元、多增6540億元、多減2180億元。居民貸款方面,短貸、中長貸均少增。9月居民貸款增加6503億元,同比少增138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038億元,同比少增18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56億元,同比少增1211億元。居民端信貸同比少增反映房地產市場需求依然偏弱。
M2增速12.1%,M1增速6.4%,較上月分別回落0.1、上升0.3個百分點,M2與M1剪刀差小幅縮窄,反映實體經濟活躍度提升。1)企業存款增加7649億元,同比多增2457億元。居民存款增加23894億元,同比多增3232億元。主因信貸修復、減稅繳費、財政投放等因素。2)財政存款減少4800億元,同比少減231億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季末財政支出增加,財政存款加快向企業和居民存款轉化。3)非銀金融機構存款減少2805億元,同比多減2136億元。季末為應對考核,疊加銀行將理財轉化為一般存款,非銀存款向居民企業存款轉化。
12 CPI溫和,PPI持續回落
9月CPI同比上漲2.8%,漲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環比0.3%較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鄢称泛湍茉磧r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1)非食品同比漲1.5%,漲幅較上月回落0.2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21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國際原油價格下滑、通脹在消費部門傳導、短期擾動因素的影響:一是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國內油價邊際回落。9月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9.2%、21.0%和16.6%,同比漲幅繼續回落;二是通脹在消費部門傳導。八大類消費品價格同比均上漲。三是短期擾動因素導致出行價格下滑,從環比看,飛機票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分別為-9.9%和-2.9%。
2)食品項同比上漲8.8%,漲幅較上月回升2.7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56個百分點。本月食品項價格變動結構主要是受以下兩方面影響:一是豬價為CPI支撐項之一,同比繼續上升。9月豬肉價格同比上升36.0%,較上月漲幅繼續擴大13.6個百分點。生豬產能逐步調整,預期后續豬價將觸底回升,但不具備大幅上漲條件。二是受氣候及節日效應的疊加,其他日常食品價格上升。從同比看,鮮菜、蛋類、鮮果、糧食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1%、7.3%、17.8%、3.5%,漲幅較上月分別擴大6.1、5.6、1.5、0.2個百分點。
PPI同比繼續回落,環比下降。本月P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繼續回落1.4個百分點;環比-0.1%,降幅較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同比上漲2.6%,環比下降0.5%。購進價格看,多類原料價格持續邊際回落。9月燃料動力類、有色金屬材料電線類、化工原料類環比分別為-0.6%、-0.7%、-1.7%。出廠價格看,保供穩價見成效,內需疲軟,實體經濟活力不足。9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同比17.2%,較上月回落4.1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同比31.1%,較上月回落3.9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1.0%,較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轉降,為-2.7%,較上月回落11.3個百分點。食品及電力漲幅擴大。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10.1%,較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7.4%,較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
13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
9月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
1)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5%和49.8%,分別較上月變動1.7和0.6個百分點。
2)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0%,低于上月1.1個百分點,主因歐美經濟擴張趨緩。
3)9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1.3%和47.1%,分別比上月大幅上升7.0和2.6個百分點。主因原油、國際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以及國內保供穩價政策發力。出廠價格和原材料價格指數差值擴大至4.2%,原材料價格震蕩,企業利潤承壓。出廠價格收縮,一定程度反映需求恢復不穩定。截至9月30日,布倫特原油、LME銅、螺紋鋼、動力煤、焦煤均價環比-9.9%、-2.8%、-2.1%、11.4%和2.6%。
4)9月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1%、49.7%和48.3%,較上月變動0.6、0.8和0.7個百分點。小型企業主要經營指標景氣改善,但仍需政策支持。
9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6%,低于上月2.0個百分點。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1%,仍位于高景氣區間;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2%,較上月回升3.7個百分點,基建發力;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8.9%,較上月下滑3.0個百分點。

